本帖最后由 SNAKE 于 2017-8-9 15:56 编辑
M1A2坦克具有凶猛的火力、厚重的装甲和强劲的动力,是陆地上的钢铁猛兽,但是,它也有缺点。一辆孤独的M1A2在面对各种战场危险(比如敌军和不利地形)和形势时还是容易很受伤,所以只有多辆M1A2组成团队才能减少这些弱点。在这里,专门给大家介绍下美国陆军M1A2坦克排是怎样进行战术机动的。 先说下编制。M1A2坦克排是美国陆军重装部队坦克连里最小的机动单位,坦克排的4辆坦克分为2个分队,每个分队由2辆M1A2组成。排长(少尉,坐车1)和副排长(士官长,坐车4)为分队长,车2与车1为一分队,车3与车4为另一分队。 M1A2坦克排人员编制表 坦克编号 | 车1 | 车2 | 3 | 4 | 乘员 | 排长(少尉) 炮手(中士) 装填手 驾驶员 | 车长(上士) 炮手(中士) 装填手 驾驶员 | 车长(上士) 炮手(中士) 装填手 驾驶员 | 车长(士官长) 炮手(中士) 装填手 驾驶员 |
在战场上,分队的坦克以分队长的坦克为参照。当分队长的坦克移动、停止、射击时,分队的坦克也做同样的动作。车2参照排长的坦克,车3参照副排长的坦克,副排长的坦克参照排长的坦克。 [color=rgb(0,0,0)][color=rgb(0,0,0)]
战术机动的规则 在做战术机动时,坦克排利用地形实现隐藏和掩蔽,主要运用以下规则: 不要从掩护阵地或战斗阵地向前机动。在阵地上隐蔽并在低地活动。 尽可能地停留在低地。在山脊线顶机动或越过山顶会呈现(以天空为背景映衬出)车辆的轮廓。 搜索地面,寻找新翻的泥土,不协调的地貌特征和露在地面的地雷。这些可能是陷阱或布雷区。 选择队形和机动方法,使坦克的射界最大且作战空间的缺口和死角最小。 如果机动时正在掩护分队掩护下,记住掩护分队不能掩护排所有的缺口和死角。还要牢记每次机动(或跃进)的距离不能超过掩护分队的直接火力范围。必要情况下,车长或装填手下车观察周围掩蔽处,在车辆通过前检查道路或隘路的车辆通过性。
战术机动方法 连长或排长根据几种战场条件选择战术机动方法——接敌的可能性、其他分队为机动分队提供掩护的有效性、机动分队将通过的地形。 在开阔地带,如沙漠,一个连通常会掩护另一个连机动。在隐蔽地带,如起伏的丘陵地或乡村,坦克排通常掩护其他排。在限制地带,如山地、森林、城镇,坦克分队会依赖其他坦克分队或徒步步兵掩护机动。 坦克排必须能运用下列方法: 行进。这是所有分队的连续机动方式,最适用于不太可能接敌且需加快速度的情况。 掩护行进。掩护行进是行进的一种扩展方式,当可能会接敌时,可提供额外的安全。先头的分队连续行进,尾随的分队用各种速度机动并定期停下掩护先头的分队机动。根据提供直接压制火力支援的能力,尾随的分队保持分散。其意图是为保持纵深,提供灵活性,持续机动以防先头部队遭到攻击。 跃进掩护。跃进掩护用于预计接敌时。这是最安全,却是最慢的机动方法。有两种跃进方式: -交替跃进。由殿后的分队掩护,先头的分队前进,停止,进入掩护状态。殿后的分队前进越过先头的分队,停止,进入掩护状态。最初先头的分队接着前进越过最初殿后的分队并承担掩护责任。一次仅有一个分队机动。这种方法通常比逐次跃进更快。 -逐次跃进。先头的分队由殿后的分队掩护,前进,停止,并占据一个掩护位置。殿后的分队前进到与先头的分队并排的掩护位置并停止。先头的分队接着机动到下一个位置。一次仅有一个分队机动,且殿后的分队避免前进越过先头的分队。这种方法比交替跃进更容易控制和更安全,但是速度慢。
战术机动采用的队形 队形用于在战术行动中确立坦克的位置和责任区域,简化控制,降低混乱,提高防御力、速度及射击效力。如果只靠单独行动,即使是威力最强大的坦克,也禁不起战场上的严酷考验。每辆坦克只需负责监视一个区域,效率自然要比一辆坦克环顾四周好得多。这就意味着不能一味孤军奋战,应该搞好各车之间的协同作战关系,最基本的一点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队形,使整个坦克排始终处于最佳的攻防状态。 队形不严格要求车辆之间每时每刻保持固定的距离。队形中每辆坦克的位置依据地形和僚车驾驶员了解与先头车辆有关情况的能力。同时,每辆坦克总是在队形中占据着同样的相对位置,这样能确保每个乘员知道谁在旁边,何时需要机动到何处,何时需要在何处进行观察并射击。应调整排里所有坦克的武器朝向以确保排在连的队形中的安全。 下面介绍排使用的六种基本机动队形。(注意:车辆在队形中的位置和序列会由排常规作战流程或作战命令规定。战术情况也会影响车辆的位置。) 纵队 应该说,纵队不是一种很好的“战斗”队形,虽然纵队会对侧翼形成绝佳的保护,但正面的火力较弱,这一点在开阔地带作战中极为明显。因此,纵队队形用于加速前进、穿越狭窄地带且(或)不太可能与敌军遭遇的情况。 交错纵队 交错纵队是一种改良的纵队队形,一个分队先头前进,另一个分队殿后掩护。交错纵队为侧翼和正面提供最佳火力。该队形用于加速前进、侧翼分布有限区域且(或)不太可能与敌军遭遇的情况。 楔形 坦克排以楔形队形前进时,正面拥有绝佳的防护与攻击能力,侧翼的防御力也还不错。一般情况下,在开阔或起伏不定的地形中前进时,可以选择这种队形。在遭遇敌人时,可以根据敌人方位,通过调整楔锋方向迎击敌人。 梯形 梯形队形对正面和一侧有着最佳的火力,用于保护排或大部队暴露的侧翼。 V形 V形队形有着卓越的防御和控制,但是正面火力受限。此队形用于地形限制机动或排需要掩护时。 [color=rgb(0,0,0)]横队 横队队形即一字排开,4辆坦克齐头并进,这种队形可提供最强大的齐射火力,在穿越危险区域及突袭敌军阵地时最为适用,但侧翼攻击和防护能力较弱。 线圈和鱼骨 当排原地不动且必需360°防御时,采用这些队形。 线圈。排单独行动,在战斗间隙或休整时采用线圈队形建立周边防御。先头车,通常是排长,停在前进方向(十二点钟),其他车的位置组成一个环形队形,覆盖所有可能的敌军接近道路。 鱼骨。当排仓促转入原地防御且保持继续前进的姿势,采用此队形。通常运用于公路行军中的休整。如果地形条件允许,车辆应驶离公路并停在45°位置,让出穿越队形中央的道路。
战术机动中的掩护 掩护是一个分队观察并为另一个己方分队机动提供直接火力支援的战术任务。掩护的目的是防止敌军出其不意攻击机动中的部队。了解情况是所有掩护任务的关键因素。掩护部队必须保持与机动部队的通信联络并提供预警,另外,搜索机动部队队形的缺口和死角。如果掩护不能搜索死角和攻击敌军,必须向机动分队报警其掩护失效。掩护必须能用直接或间接火力支援机动部队。掩护分队可以原地不动或在机动中。(注意:掩护分队同样保持360°观察和防御。)
原地防御:分队或排占领车身隐藏的射击阵地,这种阵地能提供有效的隐蔽和掩蔽,畅通无阻的视界和无阻碍的射界。
分队长或排长分配射击区域。乘员用适当的搜索方法积极搜索区域以发现敌军位置,使用所有可用的仪器,包括炮手主要瞄准器、望远镜、夜视仪和车长独立热视仪。掩护分队搜索机动分队的作战空间,密切注意缺口和死角。如果遇到敌军,掩护分队展开猛烈的直接和间接压制火力,必要时在主要阵地和预备阵地间机动,预防敌军攻击。 机动中掩护:殿后的分队或排在队形中保持指定的位置,持续不断地搜索先头分队的作战空间,密切监视缺口和死角。殿后的分队保持由武器系统的性能和地形的影响决定的间隔。如有需要,能在关键地形短暂停留并提供更有效的掩护。 参考资料: 1.美国陆军野战条令FM17-15《坦克排》 2.《美军坦克排》,AMCLUB
|